投稿附信(cover letter)是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并寄送的、写给编辑的关于稿件的说明。虽然投稿附信可以很短,但这封信可用于传达关于你的稿件的许多重要信息。它有可能帮助编辑更快地做出决定,尤其是,专业地附上这样一封信,表明对编辑足够尊重,会给编辑留下好的印象。
投稿附信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首先,它是一封信,通过对主审编辑的称谓、问候和致谢等客套性语言,试图拉近与主审编辑的距离。其次,通过对论文工作重点的简要介绍,帮助主审编辑快速了解你工作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声明一些潜在利益冲突,以避免审稿时落入潜在竞争对手的陷阱。
那么,如何提交投稿附信?在纸质年代,投稿附信是写在一页纸上的信件。后来,人们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时,稿件是附件,附信反而成了邮件正文。
当今,至少对于大部分出版物,人们采用在线投稿。在线投稿系统提供了录入或上传投稿附信的窗口。 现在讨论最关键的问题:投稿附信如何写。
一些出版物会给出如何写投稿附言的详细指南。对于这类出版物,只需要按照指南要求书写投稿附言即可。也有一些出版物或期刊,并不给出投稿附言指南。
对于没有给出投稿附言指南的期刊,如何办呢?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自然·方法》期刊的指南要求和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出版社的指南,我们会发现,两个不同机构给出的指南高度相似,只有细微差别。因此,我们可以参考这两份指南要求书写投稿附言。以下分别介绍两个机构各自的相关要求,并给出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提供的模板(含翻译),供书写投稿附言参考。我们的具体建议是,如果目标期刊没有给出指南,那么参考以下两份出版物指南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更好的方式是,使用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提供的模板,视情况补充推荐的审稿人信息。
1 《自然·方法》期刊附言要求
艾莉森·多尔(Allison Doerr)在《自然》博客上给出了针对《自然.方法》期刊的投稿附言要求,指出投稿附言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 对稿件的要点进行通俗易懂的、非技术性简介,指出稿件为何重要或者有何潜在影响。
- 简单解释一下与以前工作相比的新奇之处和具体进展,但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这种方法能实现什么和不能实现什么。
- 建议审稿人(包括姓名、头衔、电子邮件地址和单位信息)。
- 建议被排除的审稿人,如果你认为这些人与你有潜在的利益冲突。
- 可以介绍一下之前发表过的相关工作,以表明有了相关基础。
- 指出论文中不同寻常的地方,例如有什么重要发现。
同时建议,在附言中需要避免一些不当内容:
- 不要简单地重申你提交了一篇论文,不要复制并粘贴论文的标题和摘要。附言应该被视为展示关于论文的有用信息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作为提交要求随后扔掉。
- 不要总结所有的结果,长的附言通常是多余的。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一页就足够了。
- 不要使用高度技术性的术语和首字母缩略词。用一般的方式解释所取得的进展可以大大有助于编辑们更快地做出决定,基本上无法读懂的附言对编辑毫无帮助。
- 不要过度解读,对你的工作的影响的明显夸大并没有帮助。
- 不要宣扬自己的科学声誉或该领域其他人对你的认可,这与编辑作出决定无关。
- 给编辑的称谓一定要性别中立,例如用“尊敬的编辑”,不要称为“亲爱的先生”。
2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附言要求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对旗下的期刊投稿给出了如何写投稿附言的指南,要求在附言中给出:
- 编辑的名字。
- 稿件的标题。
- 提交的杂志名称。
- 声明稿件以前没有发表过,并且目前没有被其他期刊考虑。
- 简要描述在论文中报道的研究,为什么它很重要,为什么你认为期刊的读者会对它感兴趣。
- 你和任何合著者的联系信息。
- 确认你没有竞争利益需要披露。
指南还要求在投稿附言中需要避免一些东西:
- 别把你论文的摘要复制到附言中,而是要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工作的意义,正在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什么稿件属于目标期刊所考虑的类型 。
- 不要使用太多行话或首字母缩略词,保持语言简单易懂 。
- 避免给出太多细节——把你的附言控制在一页以内,作为介绍和简要概述 。
- 避免任何拼写和语法错误,并确保附言在提交前经过彻底检查。